今年上半年,面對新冠肺炎和低油價雙重挑戰,石油石化全行業營收、利潤、進出口總額同比均出現兩位數降幅。但環比數據顯示,行業已步入復蘇通道,尤其是5月初以來,石油石化企業的業績逐步改善,勢頭向好。
目前,疫情未去,油價震蕩,行業復蘇依然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。石油石化企業仍需要保持定力,加快轉型升級,在逆境中實現突圍。
績降幅減緩 行業企穩復蘇
在前所未有的沖擊下,今年石油石化行業業績受到明顯影響。據8月6日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數據,1~6月,石化行業實現營業收入5.07萬億元,同比下降11.9%。
此前,我國主要石化產品的產銷量一直都是正增長。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石化行業帶來巨大沖擊,國內石油石化行業面臨需求減少、市場緊縮、收益大幅下降的嚴峻挑戰。加之國際原油價格存在的不確定性,上半年布倫特均價39.65美元/桶,同比下降39.8%,尤其是低位時破20美元/桶,導致了產銷歷史性下降。
需要指出的是,自5月份開始,在成本壓力減緩、市場需求改善、相關扶持政策效果顯現等多重有利因素作用下,我國石油加工等重點行業利潤改善尤為明顯,煉廠陸續用上進口低價原油,煉油利潤好轉,地煉開工率持續攀升。
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說明了這一復蘇趨勢。7月,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下降27.8%,收窄11.3個百分點;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下降17.0%,收窄4.6個百分點。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速為2.7%,化工工廠消費量同比增長2.7%。
下半年向好勢頭有望持續
盡管行業主要指標均由降轉升,要保持復蘇勢頭,還需要克服諸多不確定因素。
首先是疫情仍在蔓延,疫情導致市場需求驟然下降,全球供應鏈中斷,對外貿易停滯,影響了石油市場需求。其次是油價走勢不確定,導致行業產銷鏈出現相應波動,影響了石油石化的業績。此外,國內石油石化產能繼續擴張,增強了市場的競爭。據石化聯合會測算,到2019年底,我國煉油能力已達8.61億噸/年;今年還有3150萬噸/年改擴建產能投產,在建和擬開工產能超過1.2億噸/年,產能過剩矛盾加劇。
雖然挑戰較為嚴峻,但是業內專家仍然看好下半年復蘇勢頭?!半S著全國經濟恢復,三四季度將逐步好轉,下半年石化行業運行環境將明顯好于上半年?!?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表示,根據宏觀經濟運行趨勢、行業生產、價格走勢、結構調整變化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綜合分析判斷,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將呈現前低后高、企穩回升態勢。
立足“雙循環” 實現新突圍
面對挑戰,石油石化行業如何保持復蘇勢頭,跑好下半程?對此,業內專家積極建言獻策。
近年來,民營和外資參與的大煉化項目成為我國新增煉油產能的主力。但同時也應看到,中國國內煉能過剩趨重,煉化行業整體“大而不強”,存在低端產品過剩、高端產品不足、煉廠平均規模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然明顯等結構性問題,整體盈利能力有待提升。
要正確認識我國提出的“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”,要立足大循環、面向雙循環,在產業布局、產業鏈協同、產品互補、能源互供、智慧化管理等方面,重塑油氣產業“雙循環”格局,培育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。
在宏觀經濟困難的形勢下,想要降低企業經營成本,破解效益下降的困局,國內企業還要在全力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上,從嚴、從細、從實加強資金成本管理,特別是要緊緊抓住降本增效的中心環節,在原材料、人工成本、財務費用等方面“斤斤計較”,科學統籌。
公司時刻圍繞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對煤礦安全的指導思想,以煤炭安全為己任,打造安全產品,杜絕煤礦安全隱患。始終堅持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,以質量為生命之本,堅持依靠科技力量不斷發展壯大。公司依靠南京設計院、濟南設計院、中國礦大、山東科大、北京煤校等科研院所力量優勢。以高起點、高質量、高科技含量為目標,致力于煤礦安全、節能、高效、環保機電產品的開發研制、生產、銷售和技術服務。